日前,記者行走在信豐縣的桃江濕地公園,但見旁邊的桃江河碧水蕩漾,不時有水鳥在河面上展翅飛翔。今年來,該縣突出河(湖)長制落實、流域治理、安全飲水三大重點,扎實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,力促水清景美產業興。
河(湖)長制護生態
“橋邊的水面上還有些許漂浮的塑料瓶和塑料袋,辛苦你趕緊到這邊來清理一下?!苯?,信豐縣小江鎮柳塘村“河長”郭忠東在日常巡河中發現河道上還有垃圾,立即打電話通知河道保潔員來清理。這是該縣深入貫徹落實河(湖)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。
自開展河(湖)長制工作以來,該縣以桃江流域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為抓手,通過凈水、增綠、護林、保草等手段,積極構建工作運行模式和管理機制,全方位、多角度推進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,不僅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,還拓展了生態內涵,打造出城區“一江兩岸”的舒適景觀。在落實責任制方面,該縣對轄區境內所有河(湖)全面實現“一河(湖)一長”,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河(湖)長上下聯動、責任單位協調配合的管水新格局,河(湖)長制步入規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態化軌道。通過扎實推進“清河行動”,深入開展清“四亂”、飲用水源地保護、河道非法采砂整治等專項整治,大力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,河湖生態環境不斷提升。
今年以來,該縣累計投入584人次、船只96艘次開展集中清理水環境工作,共清理水葫蘆79.6噸。同時,該縣桃江信豐開發利用區、湞江贛粵緩沖區等5個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%,重點斷面無劣Ⅴ類水出現,主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%,桃江、北江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%,“河(湖)長制”的有效落實讓該縣呈現出“水清河暢岸綠景美”的生態畫卷。
流域治理促振興
國慶假期,信豐縣新田鎮坪地山村這個離縣城幾十公里遠的小村子熱鬧非凡,村里的水上兒童樂園、叢林漂流、歡樂谷里一片歡聲笑語……
原本邊遠落后的坪地山村,通過做活“水文章”,實現了華麗轉身。該村黨支部書記陳秋生介紹說,該村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,對護岸護坡、溝渠和綠化植物進行建設改造,大力發展鄉村旅游,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增產增收。
據了解,該縣認真貫徹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”的理念和“生態優化和民生優先統一、山上治理與山下治理并舉、治理與開發兼顧”的水土流失治理新思路,將小流域綜合治理與鄉村振興相結合,重點發展臍橙、蔬菜、生態林和用材林等地方優勢產業,推動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,全面助力鄉村振興。該縣還打造了桃江濕地公園、坪地山鄉村旅游景點、萬隆五渡港景區等一批“顯山露水、治山理水”特色生態旅游景點,實現了水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雙提升。
小流域治理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德政工程、惠民工程,不僅有效保護了水源,還明顯改善了人居環境,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優化,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。
安全飲水潤民心
“現在自來水通到家里了,水很干凈,非常方便!”近日,信豐縣正平鎮深坑村老屋里小組村民賴水嬌打開水龍頭,看著清冽的自來水流出來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近年來,該縣始終堅持“全面規劃、統籌布點、重點推進、逐步實施”的思路,以城市供水體系為主體,采取“城區管網向周邊延伸、鄉鎮水廠改造擴容、新建若干水廠形成全縣城鄉供水網絡體系”的“一延二改三建”模式推進項目建設,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進程。今年6月,該縣日供水5萬噸的城南水廠順利竣工,另一日供水5萬噸的黃坑口水廠項目正在籌建中。今后,城南水廠將連同城區縣第二水廠與古陂鎮龍井水廠、黃坑口水廠構建成農村供水三足鼎立之勢,形成該縣城鄉供水一體化新格局。該縣還聯合當地城鄉供水一體化主體潤泉公司,通過整合全縣水務資源,做到統一水價、統一水質、統一水壓和統一服務“四統一”,逐步建立從“水源頭”到“水龍頭”的飲水安全保障體系,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服務水平。
今年以來,該縣通過積極向上爭資爭項,統籌水利資金、撬動企業投資等方式投入建設資金3794萬元,實施了18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“百日攻堅行動”項目;4處管網延伸項目,共涉及52個行政村,惠及5萬多農村人口。目前,該縣共有農村集中供水工程323處,總受益人口55.54萬人。